服务热线:0851-88888888
会员动态

改革开放四十年 贵州白酒创新天||黔行四十载

发布时间:2018-10-17 13:31:30  作者:lijin  来源: 美酒视界  点击:580

贵州是酱香型白酒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自古以来享有“黔人善酿”“酒冠黔人国”的美誉。

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枸酱酒甘美之”的赞誉,到今天“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盛世芳华,贵州白酒伴随着青山绿水的欢声吟唱,已经在中华大地飘香了两千多年。

当时间聚焦到1978年至2018年正好40年。40年,对应到个人成长,则已迈入不惑之年。

40年间贵州白酒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滋润下,乘势而上,砥砺前行,锐意改革,在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整体迈上新台阶,呈现出“增长稳定、量质齐升、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路子。

白酒产业是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贵州工业的“形象代言人”。40年来,贵州白酒经历了蓬勃发展期、改革调整期、快速发展期、深度调整期、复苏期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在中国酒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贵州”印记。这队来自中国西南的贵州白酒“舰队”正在大海中扬帆破浪、奋力前行。

1979-1989

从打基础时代转向蓬勃发展时代

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贵州酒年产量仅有916千升,时至改革开放之年,已翻了35倍。

1949年至1978年,属于贵州酿酒业恢复和打基础的时间。期间,建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董酒厂、习酒厂、金沙窖酒厂等,初步建立起以茅台酒、董酒为代表,颇具规模而又自有特色的酿酒工业体系。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它像一场甘露润泽了中国大地,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终于等来了这场甘露,瞬间,贵州万物生机盎然。酒就是代表之一。

此后,从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时间,贵州酿酒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时,贵州酿酒企业为88家,饮料酒总量达3.23万千升。白酒生产能力提高到4.2万千升。而此时,茅台酒已达到了1000千升,董酒200千升,省管13种窖酒和大曲酒1800千升,其为后来贵州白酒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周高廉回忆说,他才从仁怀县调任茅台时,生产任务仅完成400吨,离国家下达的任务还差350吨,而此时,一年时间已过8个月。

4个月过去,茅台酒厂实现了建厂以来的“三个历史性突破”:1977年,茅台酒产量突破生产计划,完成了763吨;销售完成了387吨,是建厂以来最好的一年;结束了连续15年没有完成国家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历史,亏损下降到16年来的最低水平2万元。

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正如一声春雷唤醒沉睡的中国,也唤醒了贵州酒业。这一年,茅台产量首次破千吨大关,结束连续16年亏损,实现盈利,茅台酒厂的职工们敲锣打鼓地欢庆这次“胜利”。这一年,被人们称之为茅台发展新篇章的元年。

春潮席卷而来,周高廉看准时机,率领厂领导班子打破“大锅饭”,实行经济责任制,厉行增产节约,计分计奖……采取系列改革措施,促进茅台健康稳定发展。

茅台的蓬勃发展仅仅是贵州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1983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对议价粮酿酒企业实行减税让利政策,作出了议价粮酿酒税率由60%降至30%的规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大部分亏损企业扭亏为盈。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白酒产业由于在能源、原材料、建设投资、银行贷款、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了优先保证,名酒白酒产量和产值均实现成倍增长。以仁怀县(今仁怀市)为例,1983年仅有4家酒厂,到1985年猛增到190家,短短2年,酒厂数量翻了47倍多。

1987年,国家经委、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商业部、国家农牧渔业部在贵阳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制定了“四个转变”方针,即“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对贵州白酒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时,贵州根据实际,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双增双节”运动,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名优白酒生产。

是年,贵州饮料酒总产量较1978年翻了6.64倍,白酒达18.56万千升,实现独立核算的酿酒企业达到753家。同时,实现酿酒工业产值达4.83亿元,出口创汇达974.2万美元。

此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贵州酿酒业获得长足发展,逐步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0-2013

从改革调整时代转向快速发展时代

从1990年至2004年,这段时间被行业人士称为改革调整期。

原因是什么?

此前,国家对名优白酒价格全面放开,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白酒市场急转直下,国内众多酒厂纷纷倒闭或减产。

贵州白酒产业同全国白酒产业一样,受到市场疲软、资金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等因素困扰,多数中级名酒陷入困境。

此外,由于前期大规模投资技改扩建,产能增长过快,加上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除茅台酒一支独秀外,其余大部分酒类企业和品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困难,此时,贵州白酒进入了改革调整期,也属于贵州酿酒业行业苦练内功的时期。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贵州酿酒业开始出现改制、兼并、重组及业外资本涉入,不少企业先后完成了公司制改造。

1992年,贵州推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贵州白酒进入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转折和调整发展时期。

1996年,省政府批准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此后的四年里,茅台完成了“三大历史转变”: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公司制向股份制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此后,贵州其他酿酒企业纷纷重组、兼并、改制,正式迈入改革调整阶段。

梳理资料发现:1997年,遵义董酒厂完成重组,深圳振业集团入主董酒,成立“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贵州习酒总公司;2000年,贵州青溪酒厂经过改制组建为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入主鸭溪酒业,成立了“贵州鸭溪酒业有限公司”。

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龙超亚认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国内优势企业和外来资本纷纷涌入贵州,大资金,大手笔投资贵州白酒。

董酒、国台、金沙、珍酒、安酒、贵州醇等品牌酒,随着外来资本的投入焕发了青春;洋河、劲酒等省外知名品牌进驻贵州酒,激活了黔地中小酒企借力发展的信心。

由此可见,在此轮改革调整中,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外资涉入,无疑是给贵州酿酒业注入了发展的新鲜血液。在此期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和毒酒案的影响,但一直高度重视质量的贵州酒企从2005年起,正式迈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全国白酒行业的加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白酒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植,列入“五张名片”重点打造,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计划》,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品牌建设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传统名优白酒加快发展。

白酒企业技改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茅台集团、习酒公司、酒中酒集团、糊涂酒业公司、金沙窖酒酒业公司等企业的技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仁怀白酒工业园、习酒白酒工业园等园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龙超亚说,特别是2010年以来,自省委、省政府在仁怀召开全省白酒产业大会,响亮提出“一看三打造”发展目标后,全行业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产业发展迅速。

迈入快速发展期后,董酒再次完成股权变更并成立了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至此,董酒公司已经改制为一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经过改制,董酒、鸭溪窖酒、湄窖酒、珍酒等老牌名酒焕发出生机;一批民营企业如小糊涂仙、金士力、酒中酒、怀庄、钓鱼台、百年糊涂酒崭露头角。

2005年至2013年,全国白酒业连续8年实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是全国白酒史上的快速发展期,也是贵州白酒史上的快速发展期。

2013年,贵州省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达到33万千升,同比增长15%;总产值为494亿元。

2014-2018

从深度调整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到2013年末,中国白酒“黄金十年”结束,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贵州白酒业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

白酒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带来了产能严重过剩,过度包装、销售环节的暴力空间等问题,贵州同样如此。

2013年,各大中型白酒企业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品结构调整,价格出现了回归,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库存得到逐步消化,整个行业出现深度调整。

是年,属于中国白酒业也是贵州白酒业经济下滑的触底之年,高端白酒价格已趋于稳定。

在新常态下,白酒行业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贵州白酒仍在前行。

2014年,贵州省拥有白酒生产许可证企业382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9家,较上年增加17户,占白酒企业总数的28.5%;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2%;实现利润总额235亿元。

是年,贵州酒类行业迅速发展,总量规模快速扩大,税收、利润居工业行业首位。与全国相比,贵州独一无二的酱香白酒品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提高。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酒类行业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1.7%、5.6%提高到13.6%、6.1%。

利润总额稳居全国第一。2015年、2016年、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酒类行业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的32.5%、32.7%、40.8%。

资产负债率和应收账款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酒类资产负债率处全国较低水平,比全国低19.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

2016年,贵州出台了《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贵州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白酒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年,贵州白酒产业取得良好成绩,实现利润总额263.4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国白酒产业的33%,位居第1位。

2017年被行业称之为复苏之年,白酒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后,发展趋势逐步回暖。2017年贵州省白酒产业实现总额420.3亿元,同比增长59.9%,利润约占全国总利润的40.8%。

省经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12年以来,贵州全省白酒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17%提高到2017年的18.7%,占全省GDP比重由2012年的5.47%提高到5.94%。

龙超亚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贵州白酒已在贵州产业结构中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特别是茅台酒成为国酒的艰难发展历程,带动了贵州白酒的快速向前,迅速发展为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形成以茅台酒为龙头的贵州白酒群体品牌,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她说,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意见》,进一步从各方面给予了白酒产业有力支持。应该说,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发展目标正在实现。

四十年来,贵州白酒得到了什么?龙超亚用了几个机遇来表达:“贵州白酒得到了科技发展机遇、政策支持机遇、人才培养和提升机遇、引领消费发展机遇以及战略发展机遇。”

未来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根据《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省白酒产业将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力争贵州白酒在全国的销量占比达到8%。构建“品牌强大、品质优良、品种优化、集群发展”的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体系。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